何時開始帶飯呢?應該是小學放學後學興趣班吧。那時阿媽煮好飯,中午放學就會帶到學校給我。

試過用玻璃膽的暖壺,它是保溫效果最好的用品,不過極有風險,內膽好容易被飯羹敲裂,不能吃用。

上班為求開源節流,通常用暖壼帶午飯。暖壼已經改用不鏽鋼膽,變得耐熱和安全。起初上班地點算近,阿媽煮完飯就可以帶走,及後轉到將軍澳上班就要提早出門。我不忍阿媽天未光晨早起心床煮飯,於是和同事們一起用「自私蒸」,只要前一晚準備晚飯時多預份量,把它放進不鏽鋼盒成為翌日午餐。屆時放進蒸爐翻熱,保證可以吃熱騰騰的午飯了。

今個新學年親友的兩位仔女升小一,午餐成為開學其中一個大難題。因為看過網上片段或電視節目,得知學校午餐很難吃,在課室無法叮也無法蒸,只能一早帶暖壺,或是靠我們中午送飯。種種因素驅使我倆研究另一種帶飯方式……

註:兩位細路經學校訂飯盒,他們覺得好好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