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給愛麗絲 Für Elise》應該是學琴必學的曲目之一,它常出現於初級琴書,例如Michael Aaron第三本只提供開頭一段,接著到全音樂出版的Beyer附錄最終曲,就算沒彈,到這本書總會學一次。我想誰也不相信這首優美的作品出至貝多芬手上。他的作品不是很粗曠且情感反覆嗎?讓你看得透的,就不是貝多芬吧。

這位是貝多芬的夢中情人噃?

好久以前談過貝多芬的奏鳴曲,就像一套推理小說,似是無關痛癢的情節,卻是伏筆所在,就算一首短歌帶給我們很多的訊息。《給愛麗絲》的每一段很分明,普通人不難指出它有三個不同素材。我將第一主題,即「愛麗絲喜歡什麼信物」叫A段,開始很甜蜜的一段叫B段,然後重回A段,接著感到激動,有不斷重覆彈奏同一個音稱叫C段,最後A段再現。整首樂曲形成ABACA的輪旋曲(Rondo)曲式,同時你可能聯想到一位男士收「好人咭」的故事起來。

初時我學這歌,很喜歡彈A段,就算好多臨時記號和跨跳句子也要彈奏。因為一開始左右手不斷交替彈奏,由A小調發展至C大調都是持續這樣彈,回到主題前一段來個跨八度E音炫技,讓我變成小演奏家。

這段要小心處理喔。留意左手第三個音至右手的第一個音的拍子(紅圈示),以及回到A段主題前的數個E音(藍圈示),避免拍子不均等。

B 段風格和A段截然不同,F大調的樂感展然甜蜜和快樂,可是一到中間32分音符的Solo簡直投降,一快就手緊音亂。為了彈完整首歌,偷雞把這一段彈慢一點,待回到A段回復原速。

貝多芬沒註明B段可以減慢喔,所以32分音符絕對不能減慢來彈。其實這一段由Alberti Bass和一句Scale組成,當成16音符來看,此節奏在Clementi的Sonatina隨處可見的,不用害怕。

至於C段,處理方式和A段相似。相同的音請採用不同手指彈奏,例如3-2-1-3-2-1,從而令節奏一致。最後A小調琵音及半音階下行段,實屬容易,只要用心練習就成功了。

 

https://youtu.be/MNzkyvUN8WQ